金年会-官方体育与电竞娱乐平台实时赛事直播与竞猜券商私募资管压降见尾声货基助力规模扩张 资管报告节选

2025-09-30

  金年会,金年会官网,金年会登录,金年会注册,金年会app下载,在线体育投注,电竞投注平台,真人游戏平台,金年会数字站

金年会-官方体育与电竞娱乐平台实时赛事直播与竞猜券商私募资管压降见尾声货基助力规模扩张 资管报告节选

  2025年是资管新规发布后的第七年。今年以来,国内外资管机构面临关税战下的全球新变局,政策波动和不确定性加大,风云变幻的全球经济为资产管理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财联社是由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国内领先的资本市场媒体和金融信息服务机构,长期关注资产管理业发展。在成功举办前两届资管年会的基础上,今年9月26日继续于上海举办了“2025上海全球金融资管年会”,汇聚监管、机构和学界精英,共同研讨资产管理行业热点话题。

  此外,财联社特联合兴业研究,组成课题组,推出《2025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观察报告》,即日起将陆续节选部分内容刊载。

  本文为第六篇,课题组对2024年券商资管整体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并展望了券商资管未来发展趋势。

  2024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券商资管管理资产规模企稳,呈现小幅回升趋势。结合中基协发布的分类标准,本文对于券商资管产品发行主体的考察口径为证券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券商资管规模范围包括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管理的私募资管产品(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公募基金产品、企业资产化产品等。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券商资管的管理资产规模约8.12万亿元,较2024年同期小幅增加约0.16万亿元。

  在业务结构上,券商资管私募资管产品规模止跌企稳,公募基金业务规模持续小幅扩张。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券商资管产品中,私募资管产品、公募基金产品、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存续规模分别为5.31万亿元、0.85万亿元、1.96万亿元,分别较2024年年末减少0.16万亿元、减少0.04万亿元、增加0.01万亿元,较2023年年末增加0.01万亿元、增加0.10万亿元、增加0.15万亿元。

  从收益率水平上来看,考虑到券商资管产品种类较多,我们选择发行规模相对较大的集合资管产品收益为代表进行考察。根据Wind所统计的数据,2024年度券商集合资管中,完整披露全年收益的固收类、权益类和混合类产品的收益率中位数分别为4.22%、7.12%和4.01%。

  2024年下半年资本市场行情回升等因素推动2024年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较2023年出现小幅回升。根据中证协统计,150家证券公司2024年度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239.47亿元,较2023年年末提升6.53%,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占证券公司营业收入比重较2023年下降了0.23个百分点至5.31%。

  2024年券商资管子公司依旧积极申请公募业务资格,以拓展公司业务转型范围,但券商资管子公司牌照实际批复进度较2023年明显放缓。监管部门放缓行业牌照批复或主要考虑行业整体转型节奏,券商资管公募基金业务、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规模扩张进度较为缓慢。

  一是2024年无一家券商申请资管子公司获批。仅首创证券、信达证券在2024年6月收到申请资管子公司的反馈意见。对比而言,2023年,有5家券商资管子公司获批。2024年年末,全行业存续30家券商资管子公司成立或获批。

  二是2024年无一家券商资管子公司获得公募业务资格。截至2024年年末,券商资管行业中,共有3家证券公司及11家券商资管子公司获得公募业务管理资格,与2023年持平。

  2024年,券商私募资管行业整体规模仍有压降,但收缩幅度减弱。2024年,私募资管行业整体存续规模12.18万亿元,较2023年年末下降0.23万亿元,收缩规模较2023年减弱。结构上,2024年年末,券商资管、证券公司私募子公司、基金公司、基金子公司、期货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所发行的私募资管产品存续规模分别为5.47万亿、0.64万亿元、4.66万亿元、1.09万亿元、0.31万亿元,占行业存续规模分别为44.88%、5.22%、38.27%、 8.96%、2.58%,分别较2023年年末增加0.16万亿元、增加0.01万亿元、下降0.11万亿元、下降0.34万亿元、增加0.04万亿元。

  2025年1-5月,私募资管行业存续规模较2024年末基本保持稳定,预计2025年行业规模将逐步企稳。2025年5月末,私募资管行业整体存续规模12.11万亿元,较2024年年末收缩0.07万亿元。其中,券商资管存续规模5.47万亿元,较2024年年末基本持平。

  受2024年债券市场收益率持续下行影响,固收类产品规模逐步回升,而混合类产品规模在2024年下半年开始逐步扩张,尤其在2025年1-5月提升加快。2024年年末,券商资管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存续规模分别为2.90万亿元、2.57万亿元,分别较2023年年末上升0.30万亿元、下降0.14万亿元。从产品类型来看,2024年年末,权益类、固收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分别为0.43万亿元、4.52万亿元、0.03 万亿元、0.48万亿元,较2023年年末减少0.04万亿元、增加0.25万亿元、基本持平、减少0.05万亿元。

  而在2025年1-5月,股票市场波动加剧,权益类产品规模收缩加快,考虑收益与风险权衡,相对表现更为稳健,同时收益弹性更高的混合类资产规模逆势上升。截至2025年5月,权益类、固收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混合类产品规模分别为0.36万亿元、4.53万亿元、0.03万亿元、0.54万亿元,分别较2024年末减少0.08万亿元、增加0.01万亿元、基本持平、增加0.07万亿元。

  自2024年四季度起,券商资管新增备案私募资管产品中单一资产管理计划数量上升,2025年1-5月相关产品备案数量进一步提升。在产品类型上,混合类产品数量迅速提升。从备案类型来看,2024年11月起,券商资管备案私募资管产品数量中,单一资产管理计划产品备案通过数量快速提升,并在2025年1-5月进一步加快,而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备案通过数量基本平稳。2025年1-5月,券商私募资管产品备案通过数量中,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分别1524款、 2426款,分别同比增长47.25%、92.23%。

  在产品类型上,备案通过的混合类产品数量增加较快。截至2025年5月末,2025年权益类、固收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混合类产品分别有165款、1617款、123款、2045款,分别较2024年同期增加56款、增加116款、增加90款、增加1391款。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券商资管新增备案私募资管产品数量自2024年四季度快速上升,但是存续规模并未对应增加,尤其是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存续规模仍在压降。这反映券商资管行业结构转型交替或仍在持续,同时受经济形势、宏观政策变化等影响,券商资管私募资管产品投资者资金进出流动性较大。截至2025年5月末,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存续规模3.03万亿元、2.44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0.14万亿元、减少0.13万亿元。

  货币基金规模扩张带动2024年券商资管子公司所发行的公募基金业务规模增加。2024年,共有14家券商及其资管子公司获得开展公募业务资格,其中13家机构披露其公募基金业务规模及结构。2025年二季度末,13家券商资管子公司的公募基金业务规模净值为8573.49亿元,同比增加8.58%,较2024年年末减少74.79亿元,较2023年年末增加1106.79亿元。

  从产品结构来看,2025年二季度末,货币型、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基金净值占比分别为33.62%、2.27%、14.11%、46.67%。从产品规模净值变化来看,2024年,券商资管子公司所发行的货币型、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公募基金产品净值分别较2023年年末增加1097.77亿元、增加79.45亿元、减少290.30亿元、增加273.46亿元。2025年二季度末,券商资管子公司所发行的货币型、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公募基金产品净值分别较2024年年末减少15.81亿元、增加32.81亿元、减少32.74亿元、减少144.61亿元。

  从券商资管子公司的公募基金业务发展情况来看,受市场表现等因素影响,部分机构间规模波动较大,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华泰证券资管、国泰海通资管、招商资管、长江资管等机构的公募基金业务规模较2023年年末增加。从存续规模来看,2025年二季度末,仍是东证资管、中银证券、财通资管、资管公募业务规模净值超过1000亿元。从规模变化情况来看,2025年二季度末,资管、资管、招商资管、长江资管业务规模净值较2023年年末提升较为明显,分别增加了501.89亿元、291.32亿元、255.50亿元、78.05亿元至1451.03亿元、828.92亿元、582.39亿元、257.05亿元。同时,财通资管等公募业务规模较2023年末收缩50亿元以上。

  应当指出的是,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发力货币基金的券商资管机构规模出现“上量”,业务布局以非货币型基金为主的机构整体规模扩张较慢。从2025年二季度末券商资管子公司所发行的各类产品规模来看,如招商资管、华泰证券资管等重点布局货基,上述两家券商资管子公司规模增较快;东证资管、中泰资管则重点布局混合类基金,上述两家券商资管子公司规模出现小幅收缩、小幅增加;资管产品布局较为均衡,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货币市场型、债券型基金规模扩张带动整体规模提升。

  证券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在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方面占据市场九成以上份额,但2024年业务扩张增速较为平缓。根据中基协《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报(2024)》披露,截至2023年年末,共有122 家机构管理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其中证券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87家,基金子公司33家、信托公司2家。从存续规模来看,2025年一季度末,证券公司、基金子公司、信托公司、保险资管公司业务存续规模分别为19616.62亿元、1167.67亿元、23.53亿元、41.96亿元,占比分别为94.09%、5.60%、0.11%、0.20%,较2023年年末同比增加8.32%、增加4.98%、增加41.07%、不可比 。

  不动产持有型ABS、基础设施公募REITs所投ABS占比逐步提升。从存量规模来看,2025年一季度末,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中债权类、未来经营收入类、不动产持有型ABS、基础设施公募REITs所投ABS、其他分别占比68.62%、6.42%、16.51%、8.32%、0.12%。从规模结构变化来看,不动产持有型ABS、基础设施公募REITs所投ABS规模占比在2023年有明显提升。2025年1季度,不动产持有型ABS、基础设施公募REITs所投ABS规模占比较2023年末提升6.62个百分点、提升2.95个百分点。

  得益于整体政策与市场环境的支持,券商资管稳健开展企业ABS业务。根据Wind披露,2025上半年,企业ABS发行规模前20家的机构中有12家券商资管,国泰海通资管、华泰资管发行规模排在前5名。而在2024年,华泰资管全年企业ABS发行量1319.71亿元,位列券商资管行业第一位,全市场第二位。从年度变化来看,2024年全年,华泰资管、财通资管、广发资管、申万资管等发行规模较2023年增长较快。

  部分机构重点发力,灵活创新发展产品类型,部分机构已形成行业中的特色业务优势。低利率环境下,当前中高收益的底层资产也有“资产荒”,市场整体供给较难有大规模放量,这考验券商资管联动券商母公司挖掘资产、整合资源的能力。如华泰资管依托券商投行业务,与形成业务协同。据媒体披露,在支持下,华泰证券资管利用自主研发的资鉴ATOMS系统为投行资管业务提供一体化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如财通资管发掘普惠小微ABS、绿色ABS、科创ABS等创新领域差异化资产来源。如国金资管企业ABS业务尝试将银行保函、知识产权等创新模式与供应链金融相结合,发行全国首单纯市场化增信IPABS等项目。

  2024年,券商资管持续调整业务结构,探索创新产品与机制,强化业务转型。整体来看,私募资管业务转型力度较大,产品存续规模的下降趋势在2024年逐步放缓。从2024年四季度起,私募资管产品新增备案数量增加,这或反应业务持续整改后已有成效。预计后续业务整改对行业规模缩减的压力或逐步减弱。但与此同时,公募基金业务以及专项资产管理业务等新的行业转型方向发展节奏较慢,寻找规模扩张及业务转型的突破口仍是2024年券商资管行业面临的难题。券商资管行业深化业务转型进入攻坚期。

  展望未来,券商资管积极争取公募基金业务牌照,等待牌照窗口期开放。已获取公募基金业务资质的机构拓展差异化产品布局和业务领域,增强自身投研能力和科技赋能,强调对于集团整体协同的贡献。一是找准自身业务定位。在公募基金业务领域,公募基金公司在产品布局、投研机制、渠道维护上已相对成熟,券商资管公司作为行业后续进入者,业务领域上需要与市场存量机构形成差异化特色。如招商资管在战略选择上,聚焦精品券商资管,产品布局坚持中低风险赛道,定位于收益率为3%-5%、5%-8%的低波产品和中低波产品。二是强化主动管理能力,持续提升投研水平。2025年券商的集合产品的公募化改造进入收官阶段,未来随着产品转型逐步完成,产品管理更加考验券商资管机构在交易、投资、风控、运营等多方面的能力协调。三是渠道转型向私募与公募并重,券商资管积极融入集团整体战略、科技发展,在此过程中协同发展中突出特色产品,扩大公募业务渠道。

  券商资管的企业资产管理业务创新顺应政策与市场需求,展望未来,相关业务朝创新领域开展多样化探索,相关机构应结合监管导向与业务需求积极发掘细分业务领域,率先抢占业务机会。企业ABS业务一方面有助于盘活存量资产、帮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相关资产收益对市场投资者具有一定吸引力,顺应政策与市场导向。部分头部券商资管协同集团整体投行、科技资源,形成业务全链条,业务发行规模提升较快。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业务领域竞争加剧,中高收益资产获取难度提升。对于部分中小机构而言,发掘实体经济细分领域融资需求,形成特色业务规模拓展或是未来进一步发展方向。

地址:金年会官网永久网址【363050.com】 客服热线: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QQ:1234567890

Copyright © 2012-2025 金年会-官方体育与电竞娱乐平台|实时赛事直播与竞猜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